探访上海青浦与江苏昆山交界处的独特文化现象


上海娱乐联盟
周末清晨,淀山湖南岸的渔民张师傅划着他的"知识渔船"出航。船篷里整齐摆放着两百多本书籍,都是周边居民捐赠的。"上周送了一套《三体》给对岸周庄的民宿老板",他调整着船头的图书分类牌,"换回来一筐大闸蟹和沈从文全集"。

这个自发形成的水上图书网络已持续三年,最初是几位上海退休教师的主意。现在参与船只达47条,形成了独特的"湖区杜威十进制分类法":哲学类在芦苇荡交接,文学类停靠荷花池,科技书籍则在跨湖大桥下流通。最受欢迎的是每月举办的"渔舟对谈",当沪苏两地的读者在湖心交换书籍时,会即兴开展方言朗诵会。

最新加入的"声音图书馆"项目让这个系统更富创意。沿岸村民将地方戏曲和民间故事录成音频,存进防水MP3随书漂流。上周一位法国游客在朱家角码头收到《吴江渔歌》录音后,专程找到演唱者拜师学艺。
end
上海私人品茶